为进一步推进心理育人体系建设,强化班级心理工作队伍能力,10月10日下午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未来城校区公教楼1-220举办“成长与发展”主题班会培训讲座。本次讲座由黄海老师主讲,培训对象为研究生一年级班长、本科生大二年级班级心理委员及学院心理骨干。讲座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,帮助学生骨干掌握班级心理主题教育的设计思路与操作方法,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层面的深入落实。

讲座伊始,黄海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班级心理活动的真正意义。他指出,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最自然的集体场域,也是情绪表达、关系连接和心理支持的重要平台。心理委员与班长敏感度与主动性,往往决定了一个班级心理氛围的温度。
围绕“成长与发展”主题,黄老师结合多年一线心理教学与团体辅导经验,详细讲解了班级心理主题班会的策划逻辑与实践技巧。他提出,好的班会应具备三个核心要素:真实的问题、可感的体验、可延续的影响。他鼓励大家在选题时关注同龄人普遍面临的成长议题,让主题更贴近学生生活;在活动设计上注重情境创设与互动体验,让心理知识变得生动、有温度。
在活动分享环节,多位同学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交流,提出了在组织班会中常遇到的困惑,如“如何让同学愿意参与”“怎样把心理话题讲得轻松而不生硬”等。黄老师一一回应,建议大家用同学们熟悉的语言和形式进入主题,“当心理教育变得有趣、有温度,参与就会自然发生”。
培训结束后,多名学员表示,本次讲座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思路和操作方法,更让大家对“心理育人”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。研究生班长王同学表示:“以前觉得心理主题班会就是讲知识、做活动,但黄老师让我意识到,最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在互动中被理解、被接纳,这才是心理班会的重点。”本科心理委员李同学也分享道:“黄老师讲的‘可感的体验’让我印象很深,以后我想多设计一些能让大家放松、表达的环节,让班会真正成为一个‘能呼吸’的空间。”
成长是一段旅程,而不是一场竞赛。每一场主题班会,都是同学们并肩成长的过程。相信在学校持续推动下,“成长与发展”系列活动将继续绽放光彩,陪伴更多地大学子在理解与支持中,遇见更成熟、更自信的自己。